<option id="y0gsg"><xmp id="y0gsg">
  • <source id="y0gsg"><xmp id="y0gsg">
  • “雙高計劃”的價值與關鍵

    日期:2019-04-16 返回

    “雙高計劃”的價值,至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第一,這是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類型教育的應然價值體現?!秶衣殬I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這句話不僅強調了職業教育類型性,而且特別強調了其存在的重要價值。如何來體現其同等地位?這不僅應該體現在國家政策的重視,更應該通過職業教育自身內在價值彰顯。從這個意義上講,在國家“雙一流”建設背景下,職業教育推進高職“雙高計劃”打造高水平院校和專業,培養出真正承擔產業轉型升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用實際行動證明作為類型教育的價值所在。

       第二,這是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時代要求。當前,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推進,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短缺成為世界性課題。我國制造業走向世界的今天,離不開一大批適應時代發展和技術變革的高水平應用技術人才,高職院校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主體,亟須建設一流高職院校和高水平專業群,滿足新時代產業轉型升級要求。

       第三,這是破解當前高職發展難題,引領高職改革的實踐之需。當前高職發展依舊面臨一系列難題和課題,如何改變當前困局提升社會認可度,讓培養的人才真正成為新興產業的生力軍,通過“雙高計劃”實施,激勵一批院校創新發展模式,破解發展中的難題,繼續引領高職改革勢在必行。

       “雙高計劃”的重點突破口在哪里?

       第一,適合的人進入適合的專業是應有之義。國外學者曾經指出,最公平的教育是讓學習者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教育。言下之意,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應該去追求名校。在傳統文化氛圍下,家長對孩子升學持有一種習慣性的思維,上名校就是萬事大吉。這種認識并不符合個體實際,也不符合多元智能理論倡導的發展原則。國家在招考制度政策設計上,一直在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制度,但離使適合的人就讀適合專業的遴選還有一定距離。

       比如,在英國學徒制中,針對學徒選拔勞斯萊斯有專門的行業內部試題,對學徒職業取向和個人追求等進行測試,不是關于硬技能,而是測試其個人職業特質、職業追求、職業文化等內在東西,確保企業選擇的人可以支撐企業未來發展戰略需要。在這樣的選拔機制下,企業再進行高標準投入系統性培養,最終培養該領域最杰出的人才。

       因此,在建設高水平專業實踐中,如何讓最適合該領域的學習者得到合適培養,有必要對專業人才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拔或測評。

       第二,高素質“雙師型”隊伍建設是關鍵。什么是高素質“雙師型”隊伍?按照2016年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2017—2020年)的意見》,加快建成一支師德高尚、素質優良、技藝精湛、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高素質專業化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一些省市和高職院校的質量年報顯示,報告中大部分高職院校的“雙師型”隊伍比重在85%以上。但進一步調查會發現,高比重數據背后卻是很少有人來自行業企業。這些缺乏行業經驗者如何能夠有效對接技術變革和產業轉型升級令人質疑。

       教師如何適應和對接不斷升級的產業?2015年,國際勞工組織報告指出,未來職業教育面臨的重大挑戰是師資培養中缺乏高質量的職教教師教育體系;教師必須完成包括教師職前大學教育和高等專業教育、非學術性的行業或者企業工作經驗、教育學與教學法的學習和繼續教育及終身學習。曾有國外學者在《中國制造:中國職業教育體系的創新與挑戰》一文中特別指出,“中國職教教師普遍缺乏行業企業經驗,更為嚴重的是缺乏有效更新職業和技術知識的途徑和手段”。因此,中國制造走向世界,職教師資隊伍必須先解決企業經驗和技術對接問題。

       第三,行業深入參與的院校治理機制是保證。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完善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全國教育大會明確要“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作為一種跨界的教育類型,職業教育若沒有產教融合,高水平專業人才培養就是無源之水。

       那么,高職院校自身如何對接產業前沿,服務中國制造走出去?推進產教協同、校企合作、育訓結合的治理機制才是出路。如何建立確保行業或企業深入參與的院校治理機制?按照目前我國高職發展形勢和理念,英國倡導的“需求出發、行業主導、企業參與、董事會治理、第三方評估”的職業教育宏觀治理機制,似乎更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在具體實踐中,英國職業教育構建了以就業與技能委員會、行業技能委員會、頒證機構、資格與考試標準辦公室、技能撥款機構、繼續教育學院、質量監督局多元主體協同合作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框架體系。當然,治理問題非常復雜,是一個系統性課題,涉及國家傳統文化、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等多方面因素,需要專門研究并科學推進。

       (作者:涂三廣 單位: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


    關閉

    国产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欧美日本费一区网站,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